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27)
史学研究公众号以传播高质量的学术论著为目标,已拥有近15万的订阅者。新书单是常设栏目,主要推介当年新出版的历史学著作。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文一般收到后,经过简单的技术性审核、编排在一周内推送。已经授权其他公众号发布且标注了原创的论文我们不推介。投稿邮箱:shixueyanjiu2015@163.com。感谢您的关注。本期书单为2020年第27期新书单。
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从长安到日本
作者: 郭雪妮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20-7
页数: 426
定价: 158.00元
本书期望从东亚交流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环——“都城”的研究视域出发,在“东亚都城时代”形成与解体的背景中,发掘长安都城空间在日本的复制与挪用,及其在日本古代文学中引起的连锁性反映。在横向轴上,本书选取了汉诗、日记、说话、绘卷、物语等文类,通过探讨不同文类在表现长安都城上的等级关系,深度剖析了汉文学与假名文学这两种不同书写载体中“长安表述”之差异。在纵向轴上,重点探讨了八至十三世纪日本人对长安都市景观的认知流变,指出了宫廷官僚与寺院僧侣等不同阶层对长安的知识储备与传播途径,考察了古代日本人的都城思想与中国观。
郭雪妮,女,陕西西安人,文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日本中央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历史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东亚比较文学、东亚文学及文化交流史的教学与研究。已出版译著二部(日文、韩文各一部),编著教材二部。近年来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权威及核心学术论文近四十篇。
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唐代佛教官寺制度研究
作者:聂顺新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定价: 89.00元
佛教官寺即唐代通过皇帝诏敕在全国诸州统一设立、制度整齐划一、承担若干特殊功能的官立佛教寺院。佛教官寺既是唐代国家宗教政策和宗教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唐代全国佛教寺院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本书在系统梳理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既有研究中存在的缺失和不足,辨析了关于唐代佛教官寺制度渊源的三种主要观点;研究了唐高宗乾封元年佛教官寺制度的内容、执行及其意义;在辑考、系年和空间定位的基础上,对武周大云官寺、唐中宗龙兴官寺、唐玄宗开元官寺的制敕内容、设立时间、设立方式、制敕的执行力度、官寺的时空分布变迁大势及其原因进行了讨论;归纳并梳理了唐代佛教官寺的四项主要特殊功能及其产生和发展过程;揭示了佛教官寺与中晚唐半独立藩镇的政治合法性构建之间的关系;梳理了唐代官寺官观制度对北宋中国、日本奈良朝、朝鲜半岛高丽朝的影响。
聂顺新,男,1983年1月生,陕西扶风人。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历史地理学方向)。现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佛教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9年3月—2020年5月)。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人文地理、中古佛教制度史和政教关系史。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等研究课题多项,已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唐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约20篇。
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唐代胡乐入华及审美问题研究
作者:罗希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定价: 89.00元
唐代文化多元融合,外来胡乐的广泛传播是中华文明对古印度文明和波斯文明的呼应和理解。西域文明的光芒借助音乐照射到唐人的情感中,体现为对自由的追求,这种不为他人只为自在感受的情感表达迥异于前后代。唐人接受胡乐是不同文明间的情感同构,也是不同地域情感融合的表达。作为唐人审美活动的投影,胡乐拥有与唐人情感相类似的形式,可以引起强烈的心理变化。胡乐的注入是实现情感共振的特殊途径,也是唐人对生命意识的外在表达,表现为唐人审美中的无限生命感。
罗希,女,陕西西安人,历史学博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西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审美文化史、音乐美学、
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大唐帝國的遺產
作者: 朴漢濟
出版社: 八旗文化
副标题: 胡漢統合及多民族國家的形成
原作名: 대당제국과 그 유산: 호한통합과 다민족국가의 형성
译者: 郭利安
出版年: 2020-9-9
页数: 448
定价: NTD 580
本书以宋元两朝基础性法律史料为基础,兼考察其他史料,全面反映宋元断例这种法律形式的性质、特点、作用等,同时反映宋元断例在不同时期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全书五个部分,即序言,宋朝断例考述,元朝断例考述,宋元断例的性质、作用和历史地位,宋元两朝所见史料中与断例有关的材料辑录。本书的出版对中国古代法律形式的考察,传统判例制度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当今中国案例指导制度建设中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判例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胡兴东,教授、法学博士后,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贫困治理研究室负责人,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中国法律思想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史、西南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和社会治理等。主持参与多项课题,著有《生存范式:理性与传统——元明清时期南方民族法律变迁研究》、《中国古代判例法运作机制研究:以元朝和清朝为比较》等,发表论文40余篇。
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秩序之间
作者: 戴建国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唐宋法典与制度研究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定价:188
本书以1999年发现于宁波天一阁的《天圣令》为研究基础,参考日本《养老令》及唐宋法律文献,探讨了现存《天圣令》的文本来源和修纂方式,并对唐代《田令》、《赋役令》、《捕亡令》、《杂令》分别了做了相关复原及研究。又以此为基础,在本书中篇部分围绕两部法律文本《庆元条法事类》、《至元杂令》探讨了唐宋律令制法律体系的传承流变及其最终式微的结局,并以唐宋专卖法为切入,梳理了宋代经济发展与立法之间的互动关系。本书下篇则将研究聚焦于宋代朝廷和地方政治经济形态,探讨了构建和维护宋代社会秩序的内在因素,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力。
戴建国,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宋史、唐宋法制史。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宋笔记》编纂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主编出版有《全宋笔记》。著有《唐宋变革时期的法律与社会》《宋代法制研究丛稿》《宋代刑法史研究》等。成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知我者
作者: [美] 田安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副标题: 中唐时期的友谊与文学
原作名: One Who Knows Me
译者: 卞东波 / 刘杰 / 郑潇潇
《知我者——中唐时期的友谊与文学》在中唐文学革新的大背景下,总体上论述了中唐的文化新变对文人友谊和文学产生的影响,又从文化史的脉络透视了中唐文人在安史之乱之后新的历史空间中如何利用友谊在科场上夺取功名,在文场上相互竞合,从而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文人共同体,创造出中唐独特的文学表达。 本书讨论了中唐文人两种类型的友谊,即文人与恩主、文人之间的友谊。又分别从唱和诗、书信、祭悼文的角度切入文学如何表现友谊,文人是如何声气相求的。总之,本书是近年来北美汉学界“文学文化史”研究系列的新著,从一个新的角度呈现了唐代文学的内在肌理。
田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兼美国唐研究协会会长。大学时代立志于中国文学研究,曾赴台湾地区学习中文。199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师从有名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教授。1998年,毕业于印第安纳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有名道教研究专家柏夷(Stephen Bokenkamp)教授。毕业后,曾任教印第安纳大学、马里兰大学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唐五代文学。
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宋元断例辑考
作者:胡兴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定价:188
本书以宋元两朝基础性法律史料为基础,兼考察其他史料,全面反映宋元断例这种法律形式的性质、特点、作用等,同时反映宋元断例在不同时期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全书五个部分,即序言,宋朝断例考述,元朝断例考述,宋元断例的性质、作用和历史地位,宋元两朝所见史料中与断例有关的材料辑录。本书的出版对中国古代法律形式的考察,传统判例制度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当今中国案例指导制度建设中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判例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胡兴东,教授、法学博士后,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贫困治理研究室负责人,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中国法律思想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史、西南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和社会治理等。主持参与多项课题,著有《生存范式:理性与传统——元明清时期南方民族法律变迁研究》、《中国古代判例法运作机制研究:以元朝和清朝为比较》等,发表论文40余篇。
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源上桃花无处无
作者: 朱良志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副标题: 倪瓒的空间创造
出版年: 2020-3
页数: 184
定价: 48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指具有“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的画。北宋以后,文人画理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真”问题而展开的。文人画家所追寻的这种超越形似的真实是一种“生命的真实”,是作为“性”的真实。以此角度划分中国绘画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即:“得势”“得韵”“得性”。本系列作品,通过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内在轨迹。本书为此丛书中的一本。分“幽深”“幽远”“幽静”“幽秀”“绝对空间的概念”“泛泛”“萧散”“寂寞”“苔影”“小景”十个角度描写倪瓒的世界。
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与艺术关系之研究,出版有《石涛研究》《八大山人研究》等著作,出版的著作曾获中国政府出版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好书等。
9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走向馬克思主義史學之路
作者: 葉毅均
出版社: 三民書局
副标题: 范文瀾前傳
出版年: 2020-6
页数: 516
定价: NT$600
本書採取思想史與生活史相結合的研究取徑,打破傳統學案式的體裁,以思想傳記的寫作方法,重新描繪今日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創始所長范文瀾,如何從一位民國初年北京大學國文門畢業的「舊國學傳人」,變成中共建國後的「新史學宗師」。本書並非范氏的第一部傳記,卻是首次將其前半生的足跡,以一步一腳印的考證方式加以細膩描摹之學術專著。對於范文瀾在1940年以前的生命史,進行全面的歷史重建工作。同時,對其此一時期之著述與思想發展,也給予同等重視和應有評價。對於中國大陸官方堅持至今的歷史唯物主義,乃至此一流派在現代中國史學史上之興起,本書皆是一部無法繞開的作品。
葉毅均 現職為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珠海)特聘研究員,許燦煌文庫研究員(兼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學士,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博士。曾任中國文化大學韓國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訪問學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培育,並赴美國紐約大學(NYU)、荷蘭萊頓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交流訪學,多篇論文在《近代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新史學》(臺北)、《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安徽史學》等期刊上發表。
10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新中国成立以来救灾捐赠研究
作者:韩颖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定价:58
本文首先通过对新中国以来救灾捐赠的考察,肯定救灾捐赠探索和改革中取得的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救灾捐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对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救灾捐赠具有重要价值。其次,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救灾捐赠的研究,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深刻理解和体会“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所蕴涵的深意。其三,救灾捐赠是救灾工作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考察,对推进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的改革发展、推进社会建设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韩颖(1979~),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副教授,中共中央党校法学博士,主要从事党史党建和政治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主持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项目各一项,参与全国党建研究会重点调研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等十余项,先后在《理论学刊》、《党政干部学刊》、《中国减灾》、《特区实践与理论》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1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千年
作者: (英) 罗伯特·莱西 / (英) 丹尼·丹齐格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诺曼征服前夜的英格兰日常生活
译者: 张岳
页数: 240
定价: 48.00元
公元千年,东方的中国正值北宋,距离金兵南下、靖康之变还有127年。公元千年,在东方的英格兰,距离罗马人撤离已近六个世纪,距离阿尔弗雷德大帝去世已逾百年,距离诺曼人的征服还有六十六年。 本书以一部得以幸存至今的日历为切入点,着力于复活千年之际英格兰世界。作者访问了包括历史、考古、艺术学家在内的专业人士,针对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人的精神信仰、日常饮食、城镇贸易、医疗手段、爱情生活等方面,以生动活泼的笔法,栩栩如生地呈现了那个世界,以及在其中耕作、行走、交谈、争执……的人们的面貌。读来轻松流畅,生动有趣。
罗伯特•莱西,毕业于剑桥大学,曾先后担任《伦敦新闻画报》和《星期日时报》的记者。他写于1981的The Kingdom 和2009年的Inside the Kingdom 被视为外交界关于沙特阿拉伯的权威教材。他在大众历史领域著作非常丰富,主题包括伊丽莎白女王、亨利八世等,他还担任Netfix的系列剧《王冠》(The Crown)的历史学顾问。
丹尼•丹齐格,新闻记者和电视节目主持人,致力于非虚构写作,代表作包括1215: The Year of Magna Carta等。
1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国会委员会与美国对华政策研究
作者:张腾军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定价: 68.00元
本书的研究着眼于美国国会组织架构中的次级单位——委员会,旨在探究国会委员会与美国对华决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委员会发展历史和运行机制的梳理,了解其在国会决策尤其是对外决策中的重要地位,进而结合美国的历史与现实,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剖析国会委员会在美国对华决策中所扮演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为靠前有关国会与中美关系的研究提供微观层面的视角。
张腾军,浙江温州人,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美国政治与外交、中美关系、网络安全研究。先后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别获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获中美富布赖特项目资助赴美国马里兰大学访学。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青年项目,主持或参与多项中央网信办、外交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课题,在《国际观察》《教学与研究》《新视野》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环球时报》《环球》《半月谈》《中国新闻周刊》《世界知识》等媒体杂志上发表中英文时事评论百余篇。
1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现代汉语词典》与《简明牛津词典》宏观结构多维度对比研究
作者:于屏方,谭景春,李明琳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定价: 112
《《现代汉语词典》与《简明牛津词典》宏观结构多维度对比研究》以理论词典学的词典结构观为基本框架,系统性对比分析《简明牛津词典》1—12版、《现代汉语词典》1—7版的宏观结构。《《现代汉语词典》与《简明牛津词典》宏观结构多维度对比研究》首次确立了语文词典宏观结构对比分析中的三组二元对立参数——语文性与百科性、共时性与历时性、规范性与描写性。《《现代汉语词典》与《简明牛津词典》宏观结构多维度对比研究》描写、对比了上述三组参数在《简明牛津词典》与《现代汉语词典》相关版次宏观结构中的体现、分布、调整及竞争性并存,并分析了影响宏观结构中上述参数调整的词典内、外因素。
1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第三帝国的旅人
作者: (英) 朱莉娅·博伊德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译者: 贾令仪
出版年: 2020-2
页数: 528
定价: 98
本书英文原著于2017年8月在英国出版,迄今荣膺《卫报》“2017读者之选年度图书”、《每日电讯报》“2017年度十佳图书”等重量级奖项,备受肯定。作者运用细腻笔触,以众多个体(包括学生、政客、音乐家、外交官、学者、运动员、记者、法西斯分子、艺术家、游客等)在1919年至1945年的故事,讲述纳粹的崛起。他们的经历构建了希特勒治下德国的另一个维度,也让读者几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恐惧。他们的悲剧故事让人压抑,也提供了一个全新角度来看待第三帝国,思考它存在的悖论与毁灭性。
朱莉娅·博伊德,英国当代著名作家,阅历丰富的资深历史研究者,曾供职于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V&A),乐于在世界各地遍查档案,对第一手的文献和素材进行精心研究,提炼出角度新颖且意义非凡的非虚构主题,创作成书。代表作包括:《与龙共舞:消逝的北京外国租界》、《杰出的布莱克维尔医生:第一位女医生的故事》和《汉娜·里德尔:一位在日本的英国女子》等。
1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战疫
作者: [美] 南希·丽斯·斯特潘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传染病能否根除?
译者: 郭骏 赵谊
出版年: 2020-8-1
页数: 401
定价: 58元
本书讲述了一段全球公共卫生行动的历史,介绍了人类自现代社会以来的数次根除(eradication)传染病行动。“公共卫生”是一项集医学、政治、伦理学和文化心理为一体的综合行动,在健康权愈发被视为一种公民基本权利的今天,本书讨论的是否应该彻底消灭大型传染病的问题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根除传染病行动就像一张国情晴雨表,时时反映着开展行动的目标国家政治局势,经济实力、政府执政能力和民生水平的情况。书中所记录的根除行动遍及亚、非、欧、美四大洲,其中伴随着大国外交的政治较量、民主与独裁的博弈,殖民与反殖民的斗争,也可说是另一个角度的世界当代史。
南希·丽思·斯特潘(Nancy Leys Stepan),美国著名公共卫生史学者,哥伦比亚大学荣休教授,其对疟疾、天花、黄热病等传染病开展的社会学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特别是其有关“根除”行动的研究,始终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备受关注。另著有《优生时代:拉丁美洲的种族、性别与国家》等作品。
1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弹劾
作者:[美]戴维·E.凯卫格 著
译者:翁传舟 何江锡 王雅儒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定价: 120.00元
班克罗夫特奖获得者及历史学家戴维•凯卫格记述了弹劾文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发展,这一发展远远不止围绕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水门事件)和比尔•克林顿展开的丑闻,而且极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政治的面貌。
[美]戴维•E.凯卫格 班克罗夫特奖获得者、历史学家,北伊利诺伊大学历史系知名教授,出版及编辑了十本著作,其中包括《明确真实的行为:修订美国宪法(1776-1995)》(Explicit and Authentic Acts: Amending the U.S. Constitution, 1776-1995),该书荣获1997年度班克罗夫特奖。
1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What the Emperor Built
作者: Aurelia Campbell
出版社: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出版年: 2020-6
页数: 240
定价: USD 65.00
One of the most famous rulers in Chinese history, the Yongle emperor (r. 1402–24) gained renown for constructing Beijing’s magnificent Forbidden City, directing ambitious naval expeditions, and creating the world’s largest encyclopedia. What the Emperor Built is the first book-length study devoted to the architectural projects of a single Chinese emperor. Focusing on the imperial palaces in Beijing, a Daoist architectural complex on Mount Wudang, and a Buddhist temple on the Sino-Tibetan frontier, Aurelia Campbell demonstrates how the siting, design, and use of Yongle’s palaces and temples helped cement his authority and legitimize his usurpation of power. Campbell offers insight into Yongle’s sense of empire—from the far-flung locations in which he built, to the distant regions from which he extracte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to the use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craftsmen and other laborers. Through his constructions, Yongle connected himself to the divine, interacted with his subjects, and extended imperial influence across space and time. Spanning issue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this deft analysis reveals remarkable advancements in timber-fram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s an art-historical approach to examine patronage, audience, and reception, situating the buildings within their larger historical and religious contexts.
Aurelia Campbell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Asian art history at Boston College.
往期内容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14)
(点击原文查看)
编辑 (文) / 史之书